![]() |
|
近日,我校2005级化学专业学生何科翰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化学学术权威期刊“Angew. Chem. Int. Ed. ”上发表了题为 “Acceptorless Dehydrogenation of N-Heterocycles by Merging Visible-Light Photoredox Catalysis and Cobalt Catalysis”的最新研究成果。Angew. Chem. Int. Ed.是国际化学顶级期刊,该刊物影响因子11.709。 何科翰2005年进入我校应用化工专业专科学习,2008年7月升入2006级化学本科。在校学习期间,刻苦用功。2010年考入四川师范大学攻读硕士学位,2011年8月至2012 年11月在北京大学作访问学生。2013年8月至2014年6月进入成都睿智化学任副研究员。2014年6月考入西安交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过渡金属催化的加氢脱氢体系的研究。 氢能是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目前工业上主要是以液态氢或高压氢气进行氢能源的存储和运输。现有技术成本高且存在安全隐患,是氢能源利用技术中的一个关键瓶颈。氮杂环化合物在常温常压是稳定的液体或固体,一分子氮杂环化合物可以通过释放多个氢气分子生成芳香氮杂环化合物,未来有望应用到储氢材料领域,实现常温常压下安全有效的存储和运输氢气。然而目前的氮杂环脱氢技术主要是通过金属催化进行长时间高温加热实现。《可见光和金属钴协同催化的氮杂环脱氢反应》第一次报道了可见光和金属钴协同催化的室温进行的氮杂环脱氢反应,同时利用该方法实现了温和条件下氮杂环化合物的脱氢和加氢的催化循环,展示了该方法在储氢材料领域的潜在应用,是氮杂环化合物应用到储氢材料领域研究思路的重要突破。 何科翰用他的勤奋与执着给西昌学院的莘莘学子做出了表率。他凭借锲而不舍的科研精神和对化学科学执着的进取精神,通过不懈努力和钻研,在学术研究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广大师生要学习何科翰同学积极探索,努力开拓,坚持创新思维的科研精神;学习他不忘初心,奋力拼搏,脚踏实地,不骄不躁的学习精神。他所取得的成绩既让我们西昌学院的广大师生为之骄傲和振奋,更值得大家学习。 我校理学院教师与何科翰合影 附:何科翰近年发表的部分学术论文: 1. He, K.-H.; Tan, F.-F.; Zhou, C.-Z.; Zhou, G.-J.; Yang, X.-L.; Li, Y.*,“Acceptorless Dehydrogenation of N-Heterocycles by Merging Visible-Light Photoredox Catalysis and Cobalt Catalysis", Angew. Chem. Int. Ed, 2017, 56, 3080 (IF = 11.709). |
关于我们 |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投诉建议 | 企业文化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3-2021, www.cnky.cn, All Rights Reserved 教育信息网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与复制
热线电话:010-69627002 E-mail :zhoupingedu@126.com 京ICP备2023020876号-2 京公网安备11011602000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