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产业学院根据学校定位和电力产业发展需求,特别是为了满足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学院认真贯彻“育人为本、产业为要、产教融合”的发展理念,在专业人才培养中明确各个专业在整体电力系统的定位与岗位方向,细化各专业技能,把每一个专业对应到产业链条中的某个“发力点”,同时结合产业发展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大数据、5G通信等前沿技术,深度融入到电力产业学院人才培养体系中,致力于将学生培养成为服务并引领电力产业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电力产业学院紧密结合产业和技术发展,以智慧电力为产业导向,调整专业结构,服务于电力专业集群。本学院现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含对口升学)、自动化、能源与动力工程(含专升本)、能源互联网、机械电子工程5个本科专业,为了适应智慧电力与新能源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正在规划筹建智慧能源工程、智能感知工程和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学院拥有电工电子实验室(新建)、电气综合实验室、电气自控/PLC实验室、高电压与绝缘技术实验室、热工实验室、流体力学实验室、汽轮机原理实验室、锅炉原理实验室等专业实验室,实验室面积2100平方米左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近千万元,为学生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本学院师资由本院优秀教师、青年骨干教师、柔性引进的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丰富实践经验的高工及高级职称教师组成,其中高级职称7人,中级职称8人,具有博士学位7人,双师型教师比例超过50%,在电力系统监测与检测技术、智能传感与多源多模信息处理、叶轮机械气动热力学、机器视觉等方面开展了深入研究。 电力产业学院现有学生1402名,2021年入学新生770人。在督促学生认真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学院积极倡导学生参与科技竞赛、创新创业项目等实践项目,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位居全校之首。2021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荣获国家二等奖2项,省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9项;在第十二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中荣获国家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省级一等奖7项、二等奖11项、三等奖9项,学院还将承办第十三届“蓝桥杯”赛点工作。通过参加科技活动,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运用,提高了群体性研究能力和协作沟通能力,提升了学生的求职竞争力。 电力产业学院已经与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山西平朔煤矸石发电有限公司、神头第二发电厂有限公司、平鲁大山台风电场、山西科达自控股份有限公司、山西中泰特种机器人有限公司、山西灏峰源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广电山西网络有限公司朔州分公司、山西朗驰科技有限公司等10余家大型企业共建实习实训基地,有效提高学生对产业的认知程度、专业技术能力和职业素质。毕业生可在电气工程、电力电子、新能源产业与电力装备制造等领域从事工程设计、技术开发、运行管理、科技研发等方面的工作。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立足电力产业行业背景,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和电力产业的发展需要。培养具有道德文化素养和社会责任感,掌握必备的数学、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和电气工程领域相关的基本理论等专业知识,具备社会适应能力、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能在火力发电、新能源发电及智能电网等相关领域从事系统运行、电气工程设计、研究开发和工程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电力工程基础、自动控制原理、电力电子技术、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力系统分析、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电力系统自动化、电气控制与可编程控制器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军训、工程训练、认知实习、电力电子课程设计、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设计、电气控制与可编程控制器课程设计、电力工程课程设计、嵌入式系统开发实训、电力产业综合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 服务与就业方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毕业后能在电气工程、电力电子技术等专业领域,从事现代化大型发电厂及电力系统运行、设计和电气设备的检修、安装、调试,以及电力系统输配电工程的设计、检修、运行管理等方面工作, 也可以在相关高校进一步深造。 学制四年,授工学学士。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立足能源动力行业背景,服务国民经济以及地方能源产业发展需要。培养具有道德文化素养和社会责任感,掌握必备的数学、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和能源高效转化与利用、能源动力装置与系统等专业知识,具备社会适应能力、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能在能源与动力工程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设计、运行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工程制图、工程力学、电工电子基础、工程热力学、工程流体力学、传热学、能源与动力测试技术、自动控制原理、电厂金属材料、燃烧学、锅炉原理、泵与风机、汽轮机原理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军训、工程训练、认知实习、燃烧系统综合课程设计、汽轮机原理课程设计、换热器课程设计、电力产业综合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 服务与就业方向: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学生毕业后能在能源与动力行业相关的企事业单位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设计、运行管理等方面工作,包括发电厂设计与生产运营,动力设备研发、安装、调试、检修等,也可以在相关高校进一步深造。 学制四年,授工学学士。 自动化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立足电力产业及工业自动化的行业背景,服务国民经济以及地方产业的发展需要。培养具有道德文化素养和社会责任感,掌握必备的数学、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和必备的自动化专业知识,具备社会适应能力、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能在自动化工程领域从事系统和装置的研发与应用、复杂生产过程的运维与调度、技术与项目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自动控制原理、现代控制理论基础、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传感器原理与检测技术、电机与拖动基础、电力电子技术、电气控制与可编程控制器、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自动化仪表与过程控制、运动控制系统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军训、工程训练、认知实习、电路分析实验、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电气控制与可编程控制器课程设计、单片机技术综合课程设计、工业过程智能控制综合课程设计、智能机器人控制综合课程设计、电力产业综合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 服务与就业方向:自动化专业学生毕业后能在工业企业、科研院所等部门从事有关运动控制、过程控制、制造系统自动化、自动化仪表和设备、机器人控制、智能监控系统、物联网等方面的工程设计、技术研发与应用、复杂生产过程的运维与调度、技术及项目的管理与决策、科学研究和教学等工作。 学制四年,授工学学士。 能源互联网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立足能源互联网行业背景,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和能源互联网产业发展,培养具有道德文化素养和社会责任感,掌握必备的数学、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和能源互联网领域相关专业知识,具备社会适应能力、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能在能源互联网领域从事系统运行、工程设计、研究开发和工程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电路分析、模拟电子线路、自动控制原理、电机学、电气工程基础、电力电子技术、工程电磁场、智能电网通信原理、能源互联网技术、可再生能源发电与并网、电力系统自动化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军训、工程训练、认知实习、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电气系统综合课程设计、能源互联网信息工程课程设计、能源互联网应用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 服务与就业方向:能源互联网专业学生毕业后能在能源互联网等专业领域,从事电气工程自动化、信息化相关部件及系统的研究、设计、开发和系统维护、技术管理、前沿研究和国内外企业高层研发等方面工作。 学制四年,授工学学士。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立足机械电子行业背景,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和电力智能化发展需求,培养具有道德文化素养和社会责任感,掌握必备的数学、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和扎实的机械电子工程基础理论知识,具备社会适应能力、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具有机电一体化产品与系统的设计、测试与使用的基本能力,能够从事智能巡检机电装备的设计与制造、工程应用、技术开发及生产管理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核心课程: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电子技术、理论力学、电工技术、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电气控制与PLC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军训、工程训练、认知实习、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机电控制综合实训、电气控制与PLC综合实训、单片机控制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 服务与就业方向: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注重工程实践能力与综合能力的培养,专业口径宽、适应性强。毕业后主要在电子技术、新能源、机械等行业从事研究、设计、新产品开发和技术管理工作,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行业:电子技术/半导体/集成电路、新能源、机械/设备/重工、仪器仪表/工业自动化、汽车及零配件、计算机软件、专业服务(咨询、人力资源、财会)、互联网/电子商务等。 学制四年,授工学学士。 学院招生负责人:韩老师 0349-5686178 学院咨询教师: 赵老师 0349-56861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