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了,总想回来看看你
——1968年怀柔首批插队知青返乡探亲侧记
本报通讯员 张小纯
麦收时节,京承高速的916路公交快车上坐着一群满怀激动和期待的老人。从车轮飞驰、重返故地的那一刻起,他们的思绪也穿越时空,四十多年前的知青岁月,一幕幕地再现脑海:那个热火朝天的生产队,不知还留下什么模样;当年住过的房东家,还有没有热乎的大土炕;曾经精干的生产队长,是否依然身板硬朗……
艰难岁月的手足情怀
一见面,曾任大队书记的蔡井生和生产队长卞伯清就被知青们紧紧包围,两位老人对当年这帮“娃娃兵”记忆犹新。蔡井生被大伙簇拥着,回忆起当年为知青操劳的情景,这位白发苍苍的老支书仍历历在目:为了安排三个连的知青吃住、劳动、学习,他专门开了好几次会,将知青们安排在条件好的社员家中,为的是让大伙少吃点苦、多个人帮。在村民的指引下,探亲的知青们穿过一排排绿荫掩映的二层小楼,来到队长卞伯清的家。170平米的新楼房宽敞明亮,客厅茶几上摆满樱桃、草莓和知青们的礼物。“当年可没这些东西!那会儿蒸一锅白薯,知青来了就匀给大伙吃,其实家里几个孩子也饿着肚子,可我得先紧着知青吃。他们没受过苦,起火做饭、耪地挖沟,都要从头学,还得挣够工分,不容易呀……”说起往事,72岁的卞伯清感慨万千。 16岁的毕秋兰和一帮女知青从来没摸过家伙什,跟着社员下地的卞队长就尽量安排简单的活计:让社员耪大块地,她们耪小块;即使是挑土,也捡块小的装。由于营养不良,身材单薄的她经常生病,有天夜里胆结石发作,疼得在地上来回打滚。一位叫闫德民的社员二话没说,提着马灯开路,用独轮车推着她送进公社医院,愣是捡回了一条命。如今,当她重返故地想再看一眼当年的救命恩人时,才得知多少次梦中与她相见的闫桂芝早已辞世,只留下那一段铭心的故事令人追忆。 |
关于我们 |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投诉建议 | 企业文化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3-2021, www.cnky.cn, All Rights Reserved 教育信息网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与复制
热线电话:010-69627002 E-mail :zhoupingedu@126.com 京ICP备2023020876号-2 京公网安备11011602000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