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扫盲认字到全面育人的农村教育
1978年以前的怀柔乡村,失学儿童多、文盲也多,一对夫妻能生两三个甚至七八个。由于经济困难、孩子多,连饭都吃不饱,多数的孩子都上不起学,为此,国家出台了让儿童就近入学、在农村开展扫盲的方针政策,并开始推行村村建学校、开设农民夜校扫盲班,让更多的人有机会读书认字。这项政策一出台,就得到了农村干部群众的热情响应。有的村将旧库房、饲养所加以改造,有的就直接盖起泥瓦房当教室,窗户上没有玻璃,只能用纸糊起来。还有的教室是锅台连着炕,这边是水缸,那边是柴禾,上课前扫扫土、洒点水就开课。由于教室本来就少,院子又小,课间休息时,学生只能玩些丢手绢、踢毽子、老鹰捉小鸡等简单游戏,天冷时,男孩子就只能凑到墙根下“挤堆儿”。为解决冬天教室取暖,生产队和学校想了不少办法。有的送柴草,有的送煤面,每天的值日生早晨生火时,教室里便会狼烟四起,咳嗽声、读书声、讲课声此起彼落。时间一长,教室的墙上、师生的身上总是脏兮兮的,衣服总是麻灰色,黑不溜秋的孩子们傍晚回家时,家长就说“小猴子回来了!” 学校的课程也比较简单,语文、数学、体育、写字,到了中高年级增加了历史和自然。由于师资缺乏,音乐、美术、体育课形同虚设,只能由班主任勉强代理。6个班级以上的学校才有一名音乐老师,全校唯一的乐器是一台脚踏琴。体育用品也少得可怜,同学们从来没见过足球、篮球是啥模样。教师队伍中有不少是初中毕业的,代课老师占一半,不少吃商品粮的初中毕业生刚从校门出来,又很快回到学校当起“老师”。有的村甚至让贫下中农管理学校,找一些初中、高小毕业生代课,“掺沙子”成为那时农村教学状况的生动写照。最为奇特的是,由于老师太少,一些村搞起了“复式班教学”,不分科目、不分年级,根据全校学生人数混编上课,有的一、三、五年级一个班,有的二、四年级一个班,老师第一节课先给一年级上新课,其余学生复习或做作业,第二节课给三年级上课,一个学校就两名老师即可全包。 教师的待遇各有不同。正式老师每月30斤粮食。每月领取米票、面票、油票,按副食证可买鸡蛋、海带等。有的,生产队在全队分白菜、窝瓜时能给老师送来一点,会让老师们幸福很久。代课老师只能用玉米去粮库换到粮票交到学校后才能在食堂吃饭,而他们每月挣的20元钱,要交15元到生产队才给计工分。 孩子们吃的是菜饽饽,菜团子,有病了,妈妈安慰孩子的就是一个煮鸡蛋。商店里摆的只有糠块和饼干,家长卖猪时才能买上一毛钱的。要能吃上一场所蛋糕就是过年。后来有了麦乳精,。吃肉只有到过年。穿的衣服冬天的棉袄,没有秋衣秋裤,棉花拿出来缝成夹袄,。没有书包,只有用毛巾或布头缝成一个包,有的干脆就用手拿书上课。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国家对教育的重视和投入是规模空前的,从思想解放到落实教师政策,从提高教学质量到恢复统招、统考,教育事业从此开始了一个崭新时代。1986年《义务教育法》正式实施,宣告基础时代的结束,为农村吹来了义务教育的春风。1987年,庙城乡中小学就新建教室65间,翻建教室21间,全部是明窗净几的大瓦房,教室有标准的课桌、照明、生活等设施,办学条件明显改善。1988年,第一所镇中心幼儿园破土动工,第二年五月建成,入园幼儿达150多人,并向全社会开放。1994年8月,庙城小学组建了第一支少年独轮车队,先后在国际国内大赛上夺得金牌227块、银牌190块。1995年5月,镇政府决定霍各庄村小学撤并,一至三年级学生到赵各庄小学插班就读,这是集中力量办学、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的开始。1997年4月1日,镇政府决定桃山、孙史山、王史山三所小学合并,学生全部集中到桃山小学上课。同年,投资130余万元建成了1500平米的庙城镇中心小学第一所教学楼,同时首次开设电脑、英语听力等专业教室。 2002年,高两河、赵各庄等6所村办完小相继撤并,学生全部集中到镇中心小学上课,有的村为此还开通免费班车或发放交通补贴。2003年9月,全镇6所农村完小和中心小学享受全面普及免费义务教育,师资力量、教学水平日益提高,开始尝试“家校共育365”特色教育工程,在落实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教育方针过程中取得显著成就。2006年8月,区镇两级投资2000余万元新建8000平米综合教学楼,镇中心小学与庙城中学合并,我区又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庙城学校正式成立。当年,“两免一补”的好政策让农村孩子从此再也不用为书本费、学杂费犯愁。 张小纯 |
关于我们 |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投诉建议 | 企业文化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3-2021, www.cnky.cn, All Rights Reserved 教育信息网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与复制
热线电话:010-69627002 E-mail :zhoupingedu@126.com 京ICP备2023020876号-2 京公网安备11011602000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