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一篇《博士春节返乡笔记》在微信朋友圈热传。其中提到,“几乎每一个农村的80后大学生,都是以牺牲整个家庭的幸福为代价来读大学的。但他们中的绝大部分,毕业后没有希望收回成本,倒是让年迈的父母继续陷入困顿。” 作者对农村“举全家之力把子女培养成大学生却处于困境”、以致被外界称为的“知识无力”的观察结论,虽说有些武断和绝对,但总体还是比较符合当下的部分事实的。如果联系到近些年大学生普遍面临的就业难问题,就会明白这些问题其实与“读书无用”“知识还能改变命运吗”等关系不大。事实上,整体而言,一个人的收入水平和其所接受的教育程度大体还是成正比的,即便是在就业难的当下,相比较其他投资,教育回报率也是相当可观的。但《博士春节返乡笔记》却提出了一个我国教育多年存在的老问题:教育的分层和分流不够,教育内容的偏知识化而实践性不足。这体现在,一方面学术教育普遍受到重视,职业技能教育相对发展不足;另一方面,教育内容过于滞后于现实的需要,从而导致学非所用。 前几年媒体热炒的“北大学生卖猪肉”以及跨专业就业现象就属于后一方面的话题。从人才和专业发展的角度说,学以致用才是最好的,也是最可能使教育投资回报率最大化和时间成本最少的。而“学以致用”的前提必须是“人能尽其才”,这就需要国家在教育层面上做好分层和分流。、 郑也夫在《吾国教育病理》中提到,德国是教育分层和分流方面做得最成功的国家之一。德国的学校分为四种:主体中学、实科中学、文科中学以及综合中学,后者是在前三种基础上衍生出来的。主体中学学制5年,其大部分学生毕业后接受职业培训;文科中学学制9年,考试合格获得中等教育毕业资格,不合格者转入其他类型学校学习;实科中学常被称为“中间学校”,学生可进可退,一方面毕业后可以接受职业教育,进入比主体中学毕业生归宿更好的专业学校和专业学院,另一方面成绩很好可以转入文科中学,谋求上大学。 应该看到,近些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用人需求发生着变化,职业教育由此被提上了快速发展的轨道;与此同时,对综合型人才的需求也使得国内的不少地方和学校积极探索不同的教育教学模式,比如走班制等。但《博士春节返乡笔记》表明,欲形成制度和体系,还需国家从战略层面上长远规划,作出顶层设计。 总之,《博士春节返乡笔记》提出的问题不是“知识无能”“读书无用”,而是我们的教育模式和内容和现实需求发生了脱节,要改变这一点,唯有立足于人才成长规律,作出制度上的变革才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