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20日
,我校举行了2015级新生入学教育系列讲座。校党委书记李奎良为新生上了“入学教育第一课”——修身进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首先,李书记以2015年“求是杰出科学家奖”授予83岁的 张亭栋 教授为例,引出了文化与精神的主题,提出青年人未来30年的共同任务是:建设中国文化新体系。并把这个任务总结为“四不一要”:不自闭、不自大、不自卑、不自癖,一要就是要自强。指出自强是建设中国文化新体系的最重要的东西,即要有文化自信。要完成这个任务青年人就要进行自我修养。进而,李书记从宏观的社会问题和微观的自我修养问题两个方面与同学们进行了探讨。 宏观的问题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李书记首先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及公民个人三个层面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从中西方文化角度阐述了核心价值观24个字的文化根基。指 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深厚的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根基,是植根于人心的东西,是从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中提炼出来的,有着丰富的内涵和深厚的文化基础。其 次,李书记指出核心价值观最基础的东西是人心,人心的铸造,人心的修炼。一个社会能不能走向良性发展关键是人心。而人心的问题要用教育来解决。 微观的问题即修身进德,自我修身。李书记首先讲到修身是做一切事业的最基础的东西,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主要的是自我修身。中国人修身首先要在中国文化里去寻找精神食粮。进而,从曾子的《大学》中,解读青年人修身的方法:七证、八目。七证即知、止、定、静、安、虑、得;八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分析,向同学们详细阐述了该如何修身进德。 最后,李书记鼓励同学们要修君子之道,它是每个人一生永恒的作业,每天都要去完成。这是一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李书记的讲座故事连篇、案例生动、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言语精彩、观点鲜明、立论充足,不仅加深了同学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提高了自身的政治觉悟和理论水平,也使同学们更加明确了自身的责任,人生价值观有了更高的定位。(学生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