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模”考试充分体现了课程三维目标和考纲说明,因此不妨借这次考试再次引导学生仔细研读考纲说明,明确考查目标,做细做实,用她作为复习和解题的“灵魂”。 从二模考试的题型设计中我们不难发现,“二模”文综历史试题在考查的目标上充分体现新课改和考纲的要求(三维目标:知识、能力、方法、情感价值;考纲:获取解读知识、调动运用知识、描述阐述事物、论证探讨问题)。考生要做好、考出水平,光有基础知识是不行的,还要有广博的知识、严密的逻辑、正确的方法,考查的是学生的学科素养和综合能力。譬如几乎所有的选择题和材料题均需要学生运用上述能力。如13题设计尤为精妙,“西晋太康年间,书商竞相刻版印刷”,实则为一道史料证伪题,既考查基础知识,又考查材料的分析能力,更是考查了史学研究方法;而35、36题人口问题、文明史也同样考查了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史学方法。因此只有明确了要考什么,才能在复习中高屋建瓴,游刃有余。 “二模”的一大特点就是在题目的设置中,注意创新,尤其是新材料、新情境的创设,如选择题基本以材料型题为主,材料的范围既有名言、史料、歌谣,也有时事、图表、图片资料等。在考试的内容上,突出学科主干知识,围绕主干设计题目,高考所考范围基本涵盖(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选修部分均有涉及),知识交叉,古今中外融会贯通,如35、36两道材料题均是如此设计,这样就很容易考查出复习的漏洞、知识体系的不足。在最后的复习阶段,重新建构一遍知识体系是完全有必要的,尤其是历史概念和史学方法的准确把握。 后期,考生要适当关注时事热点(如社会史、时事、周年等),兼顾省情。“二模”与高考接轨,都强调新材料、新情境的创设,“新”的之一就是时事、热点材料的充分运用,这也体现了历史学科的特点:历史的现实借鉴功能。比如此次二模试卷所涉热点问题极多,不仅包括时下热点:时事(如15、16题)、周年(如21题);也包括一些长效考点:社会史(如12题生命科学,17、18题民生问题,22、35题风俗观念、人口问题),三大史观(如36题可以说是文明史、全球史、近现代化史的有机结合)。不过此次二模历史试卷并没有涉及安徽本土史,在政治和地理学科中却有涉猎。 考生还要注意解题方法和策略,讲究考试技巧。譬如材料性选择题,排除考生基础知识的失误之外,很大因素就是审题不清。因此审题往往成为制胜的关键。而审题无非是审清两个要素即材料信息和问题设置。例:“二模”试卷13题“西晋太康年间,文学家左思作《三都赋》,在京城洛阳广为流传,书商们竞相刻版印刷,一时间‘洛阳纸贵’”。这段表述有悖史实之处A.西晋都城是洛阳B.造纸术已经发明C.雕版印刷术已经发明D.赋这种文体已经出现 在这道题中,考生提取的有效信息有“西晋、赋、京城洛阳、刻版印刷、洛阳纸贵”;问题设置是“有悖史实”即错误的一项。审清题目要素再结合所学知识就不难作答。 “战术上重视,战略上藐视”,高考还有两月时间,调整好作息和饮食,保持积极的心态和健康的体魄很重要。只有拥有强大的心理和身体素质,才会让自己的历史学科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周宗俊合肥七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