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堵住低分上名校“捷径” 特殊类型招生问题不少 不公开不透明,甚至在校内一定范围内也不公开,可以说是“暗箱操作” 录取决策权过于集中,集中在一个人或个别人手里,为“暗箱操作”提供了条件 弄虚作假,测试走过场,资料和成绩造假 …… 《通知》力求“堵住漏洞” 重点加强招生信息公开,加强特殊类型招生录取新生入学复查 建立违规评委黑名单通报机制,违规评委终身不得参与各省份和高校组织的特殊类型招考工作 严禁开展特殊类型招生的高校、内设学院(系、部等)及教职工组织或参与考前辅导、应试培训 …… 艺术类专业、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保送生这四类特殊类型招生,在高招中一直引人关注,近年来也时有招生丑闻曝出。 2月起,北大、清华等高校特殊类型招生陆续展开。教育部近日发出通知,要求高校加强特殊类型招生工作管理,防止各行其是、降低标准、打擦边球。这一堪称“史上最严”的特殊类型招生规定,能否确保招生公平公正? 招生问题 低分竟读名校? 2015年5月,北大附属中学音乐老师、乐团指挥罗天如,因受贿罪被北京市一中院终审判处有期徒刑10年。判决书指出,罗天如曾收钱帮数名学生运作考取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艺术特长生。 罗天如案仅是特殊类型招生过程中权力寻租的一例。2010年7月,吉林省教育厅原副厅长于兴昌因在学生择校录取等方面为他人谋取利益,非法收受财物953万元,被判无期徒刑;2014年高考前夕,中国人民大学招生就业处原处长蔡荣生因涉嫌在学校特殊类型招生过程中为考生提供帮助,受贿1000余万元被逮捕…… 曾长期担任招办主任的北京大学考试研究院院长秦春华说,特殊类型招生是一类有别于普通高考录取的招生类型。以艺术特长生为例,以往暴露出的问题,一是不公开不透明,甚至在校内一定范围内也不公开,可以说是“暗箱操作”;二是录取决策权过于集中,集中在一个人或个别人手里,为“暗箱操作”提供了条件;三是弄虚作假,测试走过场,资料和成绩造假。这样一来,特殊类型招生可能沦为不够条件的人上好大学的“捷径”。 |
关于我们 |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投诉建议 | 企业文化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3-2021, www.cnky.cn, All Rights Reserved 教育信息网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与复制
热线电话:010-69627002 E-mail :zhoupingedu@126.com 京ICP备2023020876号-2 京公网安备11011602000465